如何将传统绘画运用到建筑设计中?

绘画与建筑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艺术形式。纵观整个历史时期,绘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从绘画语言到建筑语言的转译,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对绘画进行分析与解读,不断地从绘画中汲取着灵感源泉,寻找空间设计的生成逻辑,进而将二维的绘画形式转译为三维的建筑形体。

01漫游路径

从《富春山居图》到富春山馆

▲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富春江畔的富阳,古称“富春”,也是黄公望最后结庐隐居之处和《富春山居图》的创作地。《富春山居图》长卷描绘了黄公望所居住和行旅的富春江及周围山脉景色,从中可以读出画家在富春江的山水中,试图寻求与自然对话和冥想的诗意场所。

2012年,富阳市政府提出了建造一座地方美术馆和博物馆的项目,用以研究富阳悠久的文化和景观传统。同年,王澍被选定设计该项目。

▲王澍的“草图”

《富春山居图》所表达的核心观念——人如何能在自然中栖居,是跨越东西和古今时空的议题。面对这幅千年流传的画卷,王澍做出了一种独特的解答。

▲富春山居馆

王澍通过使用混凝土与石头创造出一组人工山体与屋舍,在人造山体与富春江的真实山水之间构建曲折有致的廊道,使人在人造自然与真实自然中穿插游走,形成了一幅可游的山水图卷。

首先,设计师从《富春山居图》尾段的山形轮廓中取材,抽象出建筑“山体”的轮廓,作为人造山的轮廓线。然后,按照中国传统的山水序列进行建筑布局,位于中心的“主山”是博物馆和美术馆;与之平行的次山是档案馆,两山间的凹地成为山中的“山谷”。

背后的办公楼形成了背景的山,其屋顶轮廓与远山平行呼应,呈现出近山、远山萦回呼应的构筑法则和“三远”视角,构成了传统山水画中的景观意象。

最后,采用曲折的廊道将建筑与周围的“观山厅”、“观山阁”“水亭”等小体量建筑连接起来。使人漫步其中,可登陟,回望,俯仰驻停。在行进中,与建筑物、自然产生对话,感受中国山水精神的独特魅力。

富春山馆兼具了其可观、可居、可游的多重性能,最终形成“溪山之外,别具溪山,图画之中,更添图画”的独特格局。

02散点透视

从《清明上河图》到庄子玉的“叙事空间”

▲《清明上河图》中的散点透视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人们天从早到晚、从荒凉的村邻到熙熙攘攘的城镇的活动。通过“散点透视”的绘画方法展示了多重空间叙事叠合的可能性,一种独特的认识空间和世界的方式和维度。在这个长轴空间上,故事、事件与生活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铜陵山居

▲林盘行馆

▲成都花间堂酒店

以上三个项目,庄子玉都借鉴了《清明上河图》中的“散点透视”。这是设计师在解读绘画时,所分析出的一种认知体系,并将它作为生成某种原型的手段。进行了一系列作品的设计。从最初的“铜陵山居”到近期的“成都花间堂酒店”,它们的形式之间呈现出一定关联性。

在这一系列作品的设计中,庄子玉将“散点透视”作为诠释为建筑的一个途径或者操作,体现出对于时间观念上的一种新的认知,打破了以往从功能与形式出发做设计的传统空间观念,而是强调一种社会体系认知下的多样性。在这样的“散点透视”关系中一副画面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在更扁平化的视觉体系中,去获得更多维的并置的叙事呈现。庄子玉希望在建筑层面上映射的其他观念也能够产生形式的多样性、丰富度,或者一种连续的迭代关系。

03意境营造

从“徽派水墨画”到gad杭州市富阳区东梓关村

▲徽派水墨画

淡墨写意的山水画里,有一种境界叫"墨分五彩,计白当黑",运用黑和白就能表达出非常高级而生动的意象。因为画面留有余地——"疏而不空,满而不溢",体现了中国美学的智慧——留白之美。白纸上泼墨,三笔两点,在虚实之间穿插,以无胜有,化虚为实,尽显美的韵味。

现代中式建筑,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干净的黑白色调,简单的几笔线条,勾勒出优雅的轮廓,完美诠释东方文化的雅致神韵,满足当代大众审美所需。同时传承东方文化,发扬东方建筑文化精神,是对中国山水意境的最佳演绎。

▲杭州市富阳区东梓关村

设计公司gad以江南民居的曲线屋顶为切入点,将传统的对坡或单坡顶重构成连续的不对称坡屋顶,并根据不同单元的形体关系,塑造出相匹配的屋面线条轮廓。独立的单元体量与连续的群体屋面的形成微妙的对比,构建出和而不同的整体关系。

在构图上,深灰色的压顶与白色大面实墙形成了强烈的灰与白、线与面的对比关系。

在虚实关系的营造方面,外墙以实面为主,以镂空墙进行点缀。朝向院落的界面则以半虚及玻璃为主,既保证了采光需要,又能形成内向感。实现中国传统建筑界面特质——“外实内虚”的现代转换。

通过对传统住宅的形式要素加以提炼与转译,在增加适度的丰富性和层次感的同时,呈现出江南白墙黛瓦的山水意境,将徽派水墨画的“留白”意境诠释的恰当好处。既符合当下“极简主义”的审美,又传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04具象模仿

从《云山图卷》到苏州博物馆的“片石山墙”

▲米友仁的《云山图卷》

“米氏山水”是宋代米芾和米友仁开创的一种新的画派,所作的画被称作是“无根树、朦胧山”。以墨色见重,晕染见长,注重线条的传统技法,让作品更具有抒情性和写意性,他们的画作都是对于真山真水的体验。

▲贝聿铭的“草图”

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米友仁的《云山图卷》给了贝聿铭的启发与思考,借鉴米氏山水的不求工整细腻,多用水墨点染,只求意似的技法。“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增加了整个博物馆的艺术性。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运用了传统水墨画,以假山作为水墨画的主题元素,取人工之景,以拙政园的墙为纸,用高低错落的切片的巨石落于墙上,绘成一幅水墨山水画。

贝聿铭在转译《云山图卷》时,通过具象的模仿,着重营造中国山水绘画中地平面不断抬高的视觉进深感。首先,他将石景的平台划分成为三个依次递增的台阶。然后,在花岗岩的剖面上,雕凿出米氏绘画中简洁而重复的山体形态。最后,用火炬在山形顶端烘烤。从而实现米氏山水特有的“米点皴”的笔法。

从意境上来看,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水墨山水墙面虽然没有云雾萦绕,但是也营造出了笼罩在朦胧的江南烟雨中的水墨山水意境。“片石山墙”也成为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点睛之作。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自身的文化与艺术的沉淀,并且经过不断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着不断演变,有着自己独特的脉络。将绘画的形式语言作为一种设计原型,经过抽象或者象征转化成为一种带有语义所指的建筑形式。将这种设计构思作为现代建筑形式生成逻辑的参考,往往会产生独具中国特色韵味的建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