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千万票房的电影海报是怎样设计的?符号借用篇

价值千万票房的电影海报是如何设计?

符号借用解读





接中篇形式风格解读之后,我们来看看黄海电影海报设计里的符号借用。




符号的借用应该属于我们左脑概念强化的内容,因为符号都是概念的载体。自然强化的是概念逻辑。例如下面这一版《让子弹飞》海报



这组海报里的羽毛并不是电影中的符号,但却是“慢”的概念符号,因为电影情节和台词里“急什么,让子弹飞一会~”突出了子弹的慢,这里借用羽毛来指代“慢”,就是从概念上与子弹的“快”形成对比,从而让观众去琢磨电影名称背后的内容。


《小偷家族》海报里,借用了“伞”这一符号,通常我们对伞深层理解是庇护呵护,这正贴合电影中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的家庭观念设定。大家有着不同的遭遇,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情感需要自发组合成了家庭,看完电影的观众一定都想为他们撑起这把伞。

上面这些都是常规的视觉符号,来自电影情节或者日常生活中的概念。

而我们这里真正要分析的符号借用,更多是指那些借用“文化、艺术、情感”等人类通用符号来传达概念和印象的例子。因为这些符号都有更普遍的认知度,容易被更多的人理解。

在品牌传播里,华与华公司也将这种方法叫做超级符号方法。

同样在电影海报的信息传达里,也可以找到这类超级符号。



我们来看《太阳照常升起》的海报,学艺术的同学,可能和我一样,第一眼看到这个人物动作就想到了米勒的油画作品《播种者》,这幅反应劳动人民日常农作的作品梵高也模仿过。


所以,在我还没看这部电影之前,通过海报我就觉得这是一部反应劳动人民主题的电影。

在这个认知理解的过程中,这个艺术符号无疑左右了我对电影信息的解读,我的思考和感触也都受到这个符号影响,换个角度说,这个电影海报的主题,借助这个艺术符号放大了。


下面在看看,黄海的另一组《唐山大地震》的海报设计,这里就是借助情感情绪符号了。情绪符号的最直接两种代表就是表情和肢体动作:


左边这幅就是肢体动作,这个动作就是期盼与原谅,回归的情感符号,也因为这部电影就是动情至深的剧情片类型,所以,海报侧重情感借用情绪符号表现也是最合适的。

右边这幅的表情聚焦也是情绪符号的应用,在广告3B原则里,美女,儿童,宠物本身也是最容易聚焦的视觉符号。

下面再看文化符号的借用,日本动漫借助中国国粹符号:



代表了两种民族文化的碰撞,所以,这种嫁接的手法即产生了视觉冲击,也让两种文化符号使用者,感受到了两种文化的渗透结合。任何对其中一种文化感兴趣的人,都会试图去解读海报中的另一种文化符号,这就起到了传达的目的。

下面这一组还使用了四大名著的人物符号,将之置换成了哆啦A梦的角色。


以上就是黄海电影海报中几种文化符号的借用。


下面再看下年前审批通过的《死侍2》,虽然不是黄海设计的,在中国宣传时的海报,也借用了中国的文化符号,下面这张也有京剧符号


为了凸显过年气氛,这里使用了糖葫芦,还有拨浪鼓等喜庆符号,浪、贱共通~


如果你是超级英雄的影迷,相比较哆啦A梦对文化符号的借用,你一定会觉得死侍的这个系列似乎更贴合电影主题,因为“死侍”这个角色的原因。可以说他是超级英雄电影里,最贱最会打嘴炮的另类英雄,电影里,他调侃了几乎所有的事情,从演员到剧本,从贝克汉姆到席琳迪翁,这种看似无厘头的嘴炮“嫁接”,也让这组东西方文化符号的嫁接海报看起立并不是这么另类,反而有种本该如此的感觉。毫无违和感,不是吗?


这种文化符号穿插的使用也让观众感觉到对常规的颠覆,死侍名言:我可能是超级,但肯定不是英雄。能力越大,越没责任,带着对传统超级英雄的颠覆就是死侍的标签,所以这类的颠覆感的海报设计,也更符合电影主题。



这组网友的PS,P的也是“毫无违和”按照电影的设定,死侍贱贱出现在哪里都不会觉得违和。来到中国也是入乡随俗。



当然还有这些艺术名画的置换,艺术符号的知名度,也让电影符号备受关注。

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是贱贱一贯的诙谐,反正我们知道他是不会死的,他在电影唯一的行为就是不断作死~~~~~~一贱到底





好莱坞的电影也一一调侃了个遍,从美女与野兽到布拉德皮特的僵尸世界大战。再到去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月光男孩》,都贱一个遍~


这就是符号的借用,借助更加被人熟知的符号,更容易放大电影的主题概念和印象。符号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媒介,是信息传达的载体,一个设计师如果对符号不敏感,也就无从借用。


总体来看,黄海的电影海报里,符号的使用并无太多本人特色,其主要是依据电影主题去选择。而且,从我们前面《上》《中》到最后这一篇的分析会发现,黄海并没有创意、形式、以及符号使用上的明显风格,他的创意手法多变,形式风格多变,符号也无偏好,所以,可以说是融汇贯通,驾驭能力超高。


虽然在风格上,他本人也说更加希望探险中国艺术风格,例如另其名声大噪的《黄金时代》里水墨处理,但是我们也不能仅仅从水墨材质去定性这种风格,这种韵味是因为采用了墨汁吗?换种材质就不属于中国了吗?我想其核心还是对中国人“器”与“道”之间形而上的感悟吧。


总之,对观众而言,我们感受海报的魅力,也总是脱离不了电影主题。海报的成功多是来自对电影魅力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