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相较于影视作品来说,一直存在着一个先天弱势——没有视觉形象。正是这个缺陷的存在,促成了至今已非常成熟的书籍装帧设计行业,用美术设计包装文字内容,让一向以「内在美」见长的文学作品也有了可以迅速吸引消费者的外在形象。
时代发展,文学作品在新世纪从纸上飞向云端,开辟了一块新的阵地——网络文学。但与一贯享受着「VIP服务」的出版文学不同,当网络文学这个后来居上的新生儿以其惊人的体量和成百倍于出版文学的增长速度面对「没有视觉」这个家族缺陷的时候,问题就被暴露了出来:
部分一言难尽的网文封面……
网文封面就注定是这样洗剪吹的形象吗?
从今年年初开始,我们开始尝试对这个问题说不!
17年年初,网文热潮刮向世界,起点海外版的发布顺势成为了我们改善网文封面问题的一个契机。
起点海外版
由于海外书封数量可控(相较于起点中文网)、分类简明的特点,被我们视作是项目的第一个齿轮,以此来开始一步步推动问题的解决。更可贵的是,英文网文封面几乎处于一张白纸的状态下,使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打破陈规,寻找到新的思路。
经过了全体不到一年的努力,项目组克服了预算有限、人力紧张等客观问题,成功制作了大约200张英文封面,并积累了一套高效的操作模式。与国内中文版封面对比来看,视觉效果与规范统一都有更好的表现,是不是使网络文学的形象也变得更高端了一些呢?(XD窃笑)
起点中文网封面与海外版封面对比
我们为整个海外版封面项目设立了三个阶段性目标:①质量 ②效率 ③探索,各部分组内设计师与原画师互相配合,力求以更合理的做法,制作出更好看的作品封面,并积累和探索可以回过头来运用到提高中文封面质量的想法与做法。
质量提升
为了改变中文网文封面在大众心中粗糙、过时的负面形象,我们在海外版的封面究竟该达到怎样的效果这个问题上做了一定的研究。
影视作品海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方向,从色彩、构图、张力、细节等各方面都可以汲取经验。
模仿电影海报质感的滤镜效果
不断优化的画面效果处理
针对不同类型更多样化的处理方式
然而,制作网文封面归根结底都是一个与量斗争的工作,从全局角度来看,为每一张书封都耗费大量精力来打造的做法是性价比与可行性都很低的。于是,如何在积累量变的工作中找到质变的点,将我们的人力从重复劳动中释放出来,成为了我们下一阶段的重点考虑部分。
效率优化
今年,我们首次与一家外部的付费图片库达成了合作。线上的在售插画作品或创意图片,使我们可以用合适的图片素材迅速地覆盖很大一部分西方类型作品(西方图片市场较国内更成熟),也缓解了内部素材库的压力。
购买付费图片素材制作的封面
在制作流程中,在封面上加上每一部作品的信息(书名、作者、版权信息等)是一个固定的处理步骤。得益于英文较中文更易排版、字体更成熟的优势,我们将这个环节落实到具体规范,统一处理,节约一定的精力和时间,也可以确保站内作品封面更加统一。
书名位置的部分规范示意
书名样式的部分规范示意
另一部分,素材的积累是解决封面问题的关键,我们多次调整了思路,从经验和教训中摸索出了目前最合理的模式。
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作品的题材与内容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类型特征,作品封面也随之出现了成熟的套路。拿玄幻作品来举例——类似「站在山顶眺望远方的剑客」、「山脚下踌躇满志的少年」、「山林里的隐士高人」……是非常常见的封面图片内容,按照以往的常规做法,我们需要为剑客、少年和隐士分别绘制三个山中不同景别的场景片段。
之前的做法,分别绘制单独场景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先把这座【有故事的山】画出来呢?」
这个想法影响了我们之后的工作思路,而事实也证明,这样一种沙盘式的积累模式相较于零散、片段的做法更具有体系性,也更易被长期执行下去。
目前的做法,绘制大场景自由取景
到这个阶段,项目组已经高质高效地完成了海外版的根本需求。
但我们的成员却对其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以一种「曲线救国」的方式去改善中文网文封面当前的窘境。
于是,我们继续展开了第三个阶段的工作——探索与创新。
自动化探索
在项目后期,我们会致力于建立一个可覆盖所有网文类型的封面图片库——在这个库中,每一张图片都可以成为多部作品的封面,而从网文作者的角度来说,他也可以在这个库中挑选到自己最心仪的作品封面图片。
共享书封库的新概念
这样的操作模式,使起点每年五万多张正版、免费、好看的网文封面需求,在有限的预算与人力之下变为了可能。
基于这个大目标,如何快速产出大量的封面图片素材成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在理想中的未来,每张网文封面的诞生,也许只需要 3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