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端冰激凌品牌哈根达斯,LOGO、包装、全球店铺全部换新,从奢华贵妇风变为简单清新风。
2、陌陌品牌升级,启用了红黄蓝渐变色效果。
3、QQ又设计了一只“怪奇鹅”,想让你掏钱包买单
90年出生的人27岁,00年出生的人17岁,所有品牌知道了现在是年轻人的天下,想要这群年轻人谈个感(sheng)情(yi),自然让自己变得更年轻,至少外表上看起来年轻。
现在“年轻人 ”这三个字包含的含义有很多:“90后”、“95后”、“千禧一代”、“Z世代”等这些标签都只是它的一部分。而这一群年轻人却恰恰充满矛盾、不按常理出牌,常常令品牌感到困惑,想要讨好却摸不着门路。
中国设计之窗君从今年品牌升级的案例里总结了品牌年轻化的五大设计套路,今天跟大家好好聊聊能够捉住90、00眼球的年轻化设计是什么样的,真正做到让LOGO设计年轻化。
一、颜色要新鲜
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的90后、95后,对信息的获取非常高效,对新鲜信息也保持开放心态。他们渴望吸收新鲜资讯,甚至喜欢自己去创造新内容。(有空可以数数今年网络上诞生多少新名词,能记住20个的已经是资深网虫了吧~)
喜欢新鲜是年轻人的第一个内核,所以喜欢鲜艳的颜色也是理所当然的事。这也是今年品牌LOGO升级的第一个设计套路:提高了色彩明度和纯度。
暴风影音
而且单一的色彩还不够,还会使用更有动感和质感的渐变色,甚至是多种颜色混搭。
ofo新LOGO将黄色设计成渐变效果
不但看起更有动感,亮黄色抢占消费者的心智
IBM Watson 系统新LOGO
特别是社交基因深厚的品牌,用的颜色就更多,上面提到的陌陌和去年变成彩虹色的Instagram就是最好的例子。
二、LOGO符号化
现在的产品已经多到让无数人患上“选择困难症”,年轻人停留在某个产品、品牌上的时间和耐心都极其有限,他们不想知道太多、想得太深,只想立即就懂!
因此对应的LOGO升级的第二设计套路就是LOGO符号化。简单说就两步:先剔除LOGO多余信息,再将LOGO变成更易认读的符号图案。
海底捞剔除了旧LOGO多余的信息
新LOGO变成对话框、hi、辣椒,即增加互动性又易认
土豆的新LOGO剔除的信息更多
虽然LOGO只是换了个表情
后期延伸还能玩出一套表情包出来
所以回头检讨一下你家的LOGO是不是太复杂了,而且现在的品牌都在玩全平台营销,所以互联网公司的LOGO里“去.com”的操作也非常多。
三、LOGO变得更圆润
LOGO设计变得更圆润,也是非常鲜艳的特征,不信大家往上翻一下看看上面的LOGO有多圆就知道了。
不但LOGO图案变圆,字体的边角设计也开始变圆润。仔细想想道理也很简单,年轻人个性那么“冲”,如果你的设计不柔和一点,那不就直直的犯冲吗?
看看下面两个LOGO
大热天的看着就想吃!能不喜欢吗?
四、品牌IP化
从去年开始,IP这个词大热(熊本熊靠卖萌赚了66亿,能不热吗?),很多品牌都挖空心思去造IP,没有IP也要联合别人的IP来搞事。
企业的品牌LOGO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IP就传递价值观的人格。现在品牌主张很鲜明还不够,还需要一个“人”来为品牌代言。
悟空问答用“悟空”来代言
怡宝魔力小蓝人
看看每周有多少人等着看大大君小黄漫
就知道这招有多实用
品牌IP化的唯一的目的是把品牌讲话的方式变活了,让正经严肃的品牌内容,变得有趣生动,还能更用户产生互动。但关键点是你IP内容一定要跟上,很多品牌为了设计而设计,后续的内容输出一点都跟不上,很多好看的IP形象就这么浪费掉了,实在可惜。
五、LOGO去标签化
LOGO的去标签化体现在大品牌身上。品牌大佬们受众面够广,认知度够高,业务线够多,产品够丰富,所以只剩下一个问题:LOGO不够用。但是搞个新的LOGO又未必受欢迎,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变着法子去升级原来的LOGO。
这方面玩的最6的天猫可以算一个
自从它品牌升级后,猫头符号的应用更加广泛
连新产品也离不开自家的猫头
腾讯折腾自家的企鹅也是不遗余力的
不但玩的花样多,还让你看着像陶钱包买
运用去标签化的方式,将作为品牌在用户心里的定位标签拿掉,再重新为品牌增加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原有的能根据不同的主题和环境,还能增加各种“表情”、“标签”,延展不同的风格和气质的多形象,随时随地可以让用户看到一个更棒的自己。
但是在大大君觉得“去标签化”
玩得最成功和最失败的
都是它
▼
可口可乐最成功的是:不但去标签,哪怕直接去掉LOGO,别人也一样认得它。
最失败的是:大家都认准了可口可乐,它家的其他饮料都不想买!
我们并不想把品牌不同方向的创新尝试都统一粗暴地归到“年轻化”头上。现在看到“年轻化”案例很多都是:品牌选用小鲜肉流量明星作为代言人,不同品类品牌的跨界合作、运用二次元、直播等热点文化进行营销,品牌升级只是年轻化动作之一。
真正算起来的核心也就一句话:活在当下。你的品牌不是活在过去,也不是活在未来,而是活在当下。跟不上节奏的品牌被淘汰,走得太快的品牌未必活得下来。不管用什么套路,设计的目的从来没有变,那就是要让现在的人觉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