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互设计 vs. 视觉设计 交互设计的产出物是可交互的低保真原型,设计内容包括:
- 信息架构;
- 页面布局;
- 流程跳转。
1. 组织系统: 关注如何组织信息。比如小说,按篇幅,可以分为短篇、中篇、长篇;按年代,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按题材,可以分为武侠、推理、历史、言情等等……从哪个角度来组织、到底多少层合适,需要设计者的判断和权衡。比如当当网的商品组织方式:

2. 导航系统 协助用户了解他在哪个位置,以及可以到何处去。比如微信的功能导航:


豆瓣功能导航 3. 搜索系统 关注用户如何搜索信息。比如淘宝的搜索:

搜索系统 4. 标签系统 关注如何表示信息。我们可以把标签系统理解为如何为信息和它的组织方式命名。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小说按题材,可以分为武侠、推理、历史、言情等等,其中的武侠、推理这些就是信息的标签。 一些大型网站,比如淘宝、当当、京东等,设有专门的信息架构师角色。而大部分的APP、应用软件中,信息架构由交互设计师设计。[1] 二、页面布局 页面布局的工作,就是确定每个页面有哪些元素,它们位置、顺序、分组,要突出什么元素,弱化或隐藏什么元素。、


三、流程跳转 设计页面之间的跳转逻辑。通过链接、按钮还是手势;单击还是双击;上划还是下划……我们在做可交互的原型时,要尽可能贴近软件的最终效果。


如何学习交互设计
1. 看 交互设计师需要有好的视觉设计的感觉,需要有基本的审美能力。如何提升审美能力?只有一种方法,看。 我们要看大量优秀的设计作品。现在有很多平台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世界上顶尖的设计师们设计的东西。比如behance、pinterest、FWA、dribbble等等……如果嫌国外的访问太慢,也可以选择国内的,比如花瓣。 不要只看软件界面,也看看其它领域的设计作品,好的产品、好的建筑、好的电影海报、好的摄影作品、好的艺术作品。看到喜欢的,把它们收集起来。 看了后,该怎么判断自己的审美能力有提升呢? 隔几个月去看看自己前几个月喜欢的东西,当时觉得不错,现在是不是觉得丑的掉渣?如果是的话,审美水平就在进步。[3] 还有一种办法,把自己平时喜欢的、会分享的设计,同设计领域的人沟通,听听他们的意见。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不会只说,这个好,那个不好,他们说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比如「这个界面主次不够突出,重点元素没有强调出来」、「没有引导用户的视线」等等等等……
2. 用 我们在dribble、在花瓣,看的都是单个页面。交互设计不只是设计一个个页面,它还得把页面串起来。所以看单个页面还不行,我们要用、要体验实际的产品,看看别人是怎么把一个个页面组合成产品,页面和页面间的过场是怎样的。 怎么用呢?很简单,我们每个人都有手机或pad。去下载优秀的APP,每个APP花20分钟,把所有页面、所有功能跑一遍。优秀的APP来源,可以是应用市场每个分类下的Top20,也可以来自一些优秀的组织、用户推荐,如最美应用、如知乎上的APP推荐等。 我还有一个很诚恳的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买个MAC。为什么设计师喜欢用MAC?我们看几张对比图。 PC和MAC上的QQ。



3. 想 认知科学研究发现:
世界上最好的象棋选手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是他们思考能力的差异,或者是否能走出一招妙棋,而是他们熟悉的棋谱的多寡。做交互设计也是这样,决定交互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是在做设计时,设计师能够想起多少个相似的的设计,并借鉴、组合、改进它们,成为自己的设计。 我们看了那么多优秀的设计,我们用了那么多优秀的产品,怎么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记起它们呢?认知科学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去想,去思考。 一样东西进入我们的大脑,如果我们没有思考过,大脑会认为这个东西没用,就丢掉它,不存下来。但如果我们仔细思考过它,大脑就会自己做个判断,认为以后有可能要再度想起它,就把它存下来。 所以不只要看,要用,还要想。

- 信息架构是怎样的?有没有层级,有没有逻辑顺序?能不能反映它们的重要程度和关系?
- 页面布局是怎样的?它们位置、顺序是怎样的?它是怎么分块的?它是怎么突出主要任务的?
- 有没有其它设计亮点,比如好的隐喻,比如视觉怎么营造氛围。
4. 做 一开始模仿,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工具的使用,把它用熟。 为什么要先把工具用熟呢?道理很简单,如果工具还不熟悉,大脑会把主要精力都耗费在工具的使用上,根本腾不出空间来思考设计的事。 当工具使用没有任何问题后,做真实的产品设计。 我们可以直接在项目中实践,但大部分人应该没这个条件,那怎么做? 重新设计现有的产品。比如我们可以重新设计微信,重新设计简书;我们觉得某个软件设计的不够好,重新设计它。通过这种训练方式,提升设计技能,达到准设计师的水平。 那么,一个产品(或功能)的设计流程,是怎样的呢?
1. 明确使用场景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被分解后的功能指标项如下:
我要一个远程控制的功能。老师可以控制某个学生的电脑。如果按照这个需求做的话,在产品首页加一个远程控制的按钮,点一下,老师可以选择某个学生进行控制,这个功能就设计好了。 但是实际上老师是怎么用的呢?我们和产品经理(或用户)沟通,会发现老师使用这个功能的场景是:
- 老师查看屏幕预览图,觉得某个学生可能做的不错,双击查看学生完整的屏幕。发现学生做的很好,就转播给其他学生看,在这个过程中会协助学生微调作业。
- 学生有问题时,举手请求老师协助,老师在讲台上协助解决问题,(并将这个协助过程广播给其它同学)。
2. 收集素材 去前面提到的设计网站,或是平时用的软件商找同类设计来对比和分析,看看其他人是怎么设计的。比如远程协助,可以看看QQ是怎么设计的。把它的整个流程跑几遍,并且把每个过程截图下来。借鉴它设计好的地方。

3. 画草图 有了想法以后,在纸上画草图。 草图里面,主要是把每个页面都有哪些功能、元素,摆放顺序定清楚。这个就是梳理我们设计思路的过程。 这个过程一定要有。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做原型,那会花很多时间在对齐、排版等等琐碎的事情上,我们也没办法一下子看到全貌,把每个页面都想清楚了,页面流程怎么跳转都想好了,再搬到Axure上。
4. 画低保真原型 把草图搬到Axure上。这个过程还会调整,修改。
5. 可用性测试,调整设计 做完动态的、可交互的原型后,找三个用户试用下(不一定要真实的最终用户,另外,不用太多用户,三个用户就已经能够发现70%关键问题),观察他们在使用的时候会碰到什么问题,找出最关键的问题,进行调整。 这个阶段完成后,就可以提交开发了。
6. 补充细节设计 有一些很细节的流程,我们没办法在一个交互稿里面完全体现,比如页面内容为空时,怎么办;数据加载出错时,怎么办。这个时候用文档来补充这些分支流程。我们就像写开发文档一样,把整个软件的所有分支流程、异常流程都过一遍,记下来,然后提交开发。文档形式不重要,只要能传递思考结果就行。 以上只是一个大概的流程,在实际操做的时候,还会碰到很多问题。有一些东西我会在后面分享的时候再细讲,还有一些东西,可能就需要大家实际动手,自己去摸索和沉淀。
总结 看、用、想、做。
